史安斌教授表达了对学院全体新生的热烈欢迎,并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他回顾了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同方部所作《君子》演讲的历史场景,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不仅根植于中华经典,更承载着一代代清华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的价值追求。史安斌教授特别强调,清新人应当摒弃“小清新”式的自我沉溺与视野局限,做到胸怀家国天下、勇担时代重任;既要“见大世面”,更须“干大事业”。

史安斌讲专题党课
之后,史老师带领新生共同回顾了对新闻传播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前辈校友,他们分别是: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被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胡乔木;清华大学老校长及《中国青年报》创办人蒋南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
史老师借助胡乔木前辈“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的论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站稳人民立场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的原则和责任。通过回顾蒋南翔老校长“不贩卖‘清华香肠’”、保持“票面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警示,他勉励同学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务虚名的踏实作风,规避骄傲自大的浮躁心态,以实际行动传承清华精神,以真实才干服务社会人民。
结合范敬宜老院长“难得书生知稼穑,犹堪明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的诗句和“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箴言,史老师进一步强调,扎根现实、心系人民、时刻保有同理心是每一位清新人不可动摇的根本立场。他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五四寄语,进一步勉励同学们牢记祖国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国家发展的重大领域和一线实践中勇当排头兵,贡献青春力量。

党课现场
接着,史老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才能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他号召全体同学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六个想”的政治叩问,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辨清是非莠良。
最后,史老师重申了清华大学光荣的党建传统及其一以贯之的入党标准。他告诉同学们,入党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经过严格考验的思想认同和价值选择。他鼓励党员同学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非党员同学积极提升思想觉悟,共同向着“坚守清华初心,赓续清新一脉”的精神高度努力成长,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