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的理论实践创新:技术转向与现实回应” 第十七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研修班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媒体的50多位青年学者和媒体工作者齐聚一堂,以多元视角、跨界经验与实践反思,共同探讨智能传播时代的知识建构与现实回应路径。

开班仪式合影
开班仪式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主持,院长周庆安教授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佩研究员先后致辞。周庆安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转向,如何守住专业伦理、拓展创新空间,是学界和业界必须回应的重要命题。赵瑜佩在致辞中回顾了研修班的举办历程,并勉励青年学者和媒体工作者充分利用本次研修班的机会,深入探讨智能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技术演进、实践变革与社会回应。
在为期五天的课程中,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新华社、CGTN的资深媒体工作者围绕国际传播理论、面向不同地区的精准传播研究和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理论与应用等议题进行分享,并且与学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中关村展示中心参访
除了课堂讲授,研修班还将学术探讨延伸至业界实践。学员们走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中关村展示中心,亲身感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当下科技前沿技术,深度了解智媒时代的传播生态。
8月15日,研修班举办了结业仪式,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莉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方兴东教授和赵瑜佩研究员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几位教授们勉励大家将本次研修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中国国际传播发展的新动力,在智媒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结业仪式现场
自2005年创办以来,“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已连续举办17届,始终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与实践创新的高端平台。站在智媒时代的全新起点,研修班将在未来持续成为推动学界、业界共谋传播未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