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创新让文化更具活力 尹鸿做客人文清华讲坛讲述中国电影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13日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的主题演讲,与观众一起回望40年来的经典影像,从谢晋的《天云山传奇》到陈凯歌的《黄土地》、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再到新时期的《战狼》、《红海行动》,尹鸿教授带领观众通过电影聚焦中国记忆,叩问中国电影所折射的时代精神。

在演讲中,尹鸿教授向观众展示了一组统计数据,从2002年中国进行电影产业改革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从年度票房不到十亿人民币发展到2017年的近600亿人民币,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奇迹。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200亿人民币的票房,创下世界上单一国家季度票房最高的记录。在中国春节,除了看春晚、吃饺子、打麻将之外,看电影已经成为另一“风俗”。“中国观众太爱电影,中国观众在即便有40个频道播免费电视剧的情况下,仍能够对电影表示出最大的兴趣,这是中国电影的希望。”尹鸿说。

近几年,《中国合伙人》《战狼》《红海行动》等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双丰收,尹鸿教授也对此高度肯定,“无论你在哪,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国家保护你。这一主流价值观的传达,使这些电影能够更好地跟公众沟通,更好地让国家跟每个个体关联。所以这些电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对于今后中国电影如何发展的问题,尹鸿认为,时代在影响电影,电影也应影响时代,中国还缺影响时代的电影。“第一要求真务实,第二要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如果能够把这样的精神传达到我们的影像作品中就能成为时代经典。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才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15场。